當你感覺良好活在當下,並按照內心的渴望創造生活時,就已處於一個神聖的空間中,神聖空間定義為與世界隔絕的地方,可以是房間、特定活動或一個心態,當你進入這個空間,無論做什麼,都成為冥想的延伸,讓你的行為來自靈魂,心境中立而開放,投射出內心的光芒,讓你感覺充實和有活力。
瑜伽就是創造神聖空間的一種方式,透過靜心冥想與身體練習,將自己與外界隔離,讓靈魂湧現並帶來幸福感。你不必一定練瑜珈,任何讓你進入心流的活動,都是冥想的一部分,重點在於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聖空間,無論是五分鐘還是更長的時間,這段時間是你靈魂滋養的來源。
如果你感覺生活充滿挑戰,或許該檢視自己是否擁有這樣的空間,真正的轉變來自於你主動創造這個空間,每天有一段時間讓自己與世界隔絕,並讓內心的創造力湧現。
(pinterest/AI)
如果這是你第一次開始打造自己的聖壇區,不用擔心一開始沒有明確的方向,聖壇上的物件總是會“自然慢慢到位”,可以是從旅途中帶回來的紀念品、對你有特別意義的物件,比如水晶、一本重要的書籍開始。像我一開始,只有一根音叉和一顆白水晶,放在15x15公分的小木凳上。半年後,才慢慢加入更多元素,比如從西班牙撿回的松果(當時還是朋友提醒我帶回台灣)、朋友送海螺、貓咪掉落的鬍鬚,甚至訂製了一個原木聖壇桌。
如果你還沒有頭緒,這裡提供一些簡單的指南,讓你一步步打造屬於自己的聖壇空間:
1. 確定聖壇的用途與意圖
你希望在這個空間感受到什麼?閉上眼睛冥想,想像聖壇上的物件和祂們能帶給你的感覺。我當初打造聖壇的目的,是希望有一個空間能幫助我早晚冥想、瑜伽時屏除外界干擾,安心與純淨的連結。
當時我的住所和工作空間是一體的,又是開放式設計,沒有辦法劃出一個完全獨立的區域,我記得我第一個“臨時聖壇”就是一個小木凳,上面放了一根音叉和一顆白水晶。雖然周圍常有施工聲、車水馬龍的噪音,但那個小小的移動式聖壇,仍然起了很大的結界作用,幫我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神聖空間。
如果你有明確的意圖,例如 “自我療癒”、“歸零調頻”或“修煉”,可以選擇相應的元素來支持這些目標。
2. 為聖壇選擇一個合適的空間
理想的聖壇空間應該是安靜且私密的,最好與其他房間分開,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條件,也不必灰心。即使是在房間的一個角落、桌子的一角、或者用地毯劃分出的區域,也能成為你的聖壇。最重要的是,這個空間能幫助你感到平靜和專注,並且能夠反映你的內心世界。
很多住在套房或與家人伴侶共享空間的人來說,強烈的意圖會幫助你創造出一個隱形的“結界”,即使環境不盡理想完美,也一樣能達到效果。
3. 聖壇物件的選擇
你的聖壇應該是你內心世界的延伸,因此,選擇能讓你感到共鳴的物件非常重要,讓祂充滿自己的能量與個性。以下是一些靈感:
旅行紀念品:某次旅行中對你特別有意義的物件。
人生信物:一本書、一封信、或其他能激勵你的東西。
植物或鮮花:植物靈的存在能讓空間充滿生命力。
聖像或符號:若你有信仰,可以加入神像、符號、或大師的照片。
自然元素:
地元素:木質桌子、石頭、漂流木。
水元素:一杯水,結束後可以喝下這杯充滿能量的水。
火元素:蠟燭、聖木、線香。
風元素:羽毛、風鈴。
記住,聖壇的設計不需要華麗或完美,只要它能讓你感到自在且充滿力量。
4. 保持空間清潔
定期清理聖壇區,避免灰塵堆積,讓能量保持流動,偶爾調整物件的位置,重新賦予活力。聖壇上的東西多或少都可以,但每一樣都是對你有意義連結的。
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你建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聖壇,創建這個過程不僅充滿樂趣,更能讓你與自己的內心建立深刻的連結,絕對是最佳的me time儀式方式,祝福你享受這段旅程!
如果你對訂製聖壇桌感興趣,雲愚家與台灣木工品牌有合作,能手工製作木製聖壇桌以及水晶盤,依照你的預算、木材種類和尺寸需求客製化。有任何疑問,別害羞,歡迎私訊來信詢問!yun@allgood-studio.com
Comments